圖為:關員到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物流企業調研 于珊/攝
綜合保稅區是海關制度創新的主要載體,也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今年來,煙臺海關積極落實海關總署關于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各項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煙臺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在招商引資、產業配套升級、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高效通關環境讓我們安家落戶”
7月12日,7輛滿載服裝、五金廚具、手機周邊等日用品的集裝箱車輛陸續停靠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查驗平臺,待海關關員驗核封志、開箱查驗、予以放行后,即刻運往1公里外的煙臺港碼頭,當天乘船過海,當天就可到達韓國平澤港,隨即送往當地消費者手中。
自今年4月12日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啟用以來,憑借地理位置優勢,實現了中韓跨境電商物品“朝發夕至”,為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業務發展帶來強大的虹吸效應,目前已吸引近70家上下游企業入駐運營。
“能否做好跨境電商,物流速度是關鍵因素之一。我們就是看中了這里迅捷、高效的通關環境,才在這里‘安了家、落了戶’。”煙臺天貴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高穎說。
煙臺海關駐芝罘辦事處主任劉會強介紹,為提高通關效率,海關根據煙臺至韓國航線船期和運營方需求,倒排加值班安排,做到“即到即驗”、無問題“即驗即放”,實現“車多貨多驗放時間不多、單增額增驗放成本不增”。
“現在我們一周發貨30萬單,物流速度快、周轉環節少、運輸成本低,極大提升了我們的行業競爭力,為我們吸引到了更多優質客戶。”中心運營方保運通公司負責人李軍說。
“一‘減’一‘增’拉離破產邊緣”
7月10日,滿載109箱進口有機牛奶的貨車通過煙臺綜合保稅區海關閘口后,以非保稅貨物形式進入煙臺海光燦爛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分類監管倉庫進行儲存。
這是煙臺綜合保稅區內一家從事保稅倉儲業務的企業,倉儲貨物主要以嬰配奶粉、液態牛奶等貨物為主。
“受疫情影響,我們的客戶少了許多,倉庫庫容使用率降到了不到30%,營業收入下降的同時,房租、水電、工人工資等經營性成本更是壓得我們喘不過氣。”公司報關經理鹿理光說。
針對公司倉儲資源空置率高、物流成本高、客戶群體局限性高三大難題,煙臺海關在嚴密日常監管基礎上,及時指導開展倉儲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業務。
海關幫助企業建立倉庫管理系統,做好數據對接,實現了非保稅貨物以非報關方式進入企業綜合保稅區內倉庫進行儲存,并與保稅貨物集拼、分撥后,分別進入國內或國際市場銷售,有力幫助企業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走出困境。
“通過分類監管,我們不僅盤活了2000平方米的庫容,每月節省至少10萬元的成本,還能憑借集拼、分撥增加營業收入,這一‘減’一‘增’算是把我們徹底從破產邊緣給拉了回來。”公司總經理柳永高說。今年以來,這家企業已完成145票分類監管業務,貨值達600萬歐元。
“再也不用拿著材料來回跑”
近日,煙臺但馬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的業務員李俊杰通過海關“金關二期系統”提交了一份電子賬冊商品信息備案申請,從提交到通過全程系統自動辦理。
“現在辦理電子賬冊備案業務真是既快捷又高效,再也不用拿著紙質材料來回跑了。”李俊杰說。
電子賬冊是海關對保稅貨物實施管理的電子憑證。隨著“四自一簡”政策在煙臺綜合保稅區落地實施,區內一般信用及以上的企業均可以通過系統自主備案、自定核銷周期、自主報核、自主補交稅款以及簡化海關業務核準手續,改變了以前只能通過線下申請辦理的模式。
煙臺但馬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零部件生產加工出口業務的企業,備案料件種類繁雜,主要為汽車拉鎖導向管、橡膠緩沖件等37項,企業通過系統傳送數據并實行自動比對,實現作業單證無紙化,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經營成本。“現在我們只要在辦公室就能辦理商品備案業務。”公司經理于雯介紹。
據統計,在“四自一簡”政策支持下,煙臺綜合保稅區內企業累計開展電子賬冊自主備案2279次,貨物進出區效率整體提升30%以上。(王明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