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一批申報出口的食品、服裝等快件包裹在云南磨憨口岸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完成通關手續,經昆曼公路轉運至老撾磨丁口岸后,搭乘中老鐵路貨物列車發往老撾主要城市,通過“公鐵聯運”模式,這批快件包裹最快48小時內即可送達老撾萬象收件人的手中。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磨憨口岸進出口快件總量達38.5萬件、貨值達9051.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0.3倍和14.7倍,創歷史新高,商品種類涵蓋食品、服裝、家電等200余種,快件業務網絡覆蓋老撾、泰國、尼泊爾等12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個陸路邊境口岸跨境國際快件監管場所,磨憨口岸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憑借其獨特區位優勢,正加速成為連接我國與南亞、東南亞的快件物流樞紐。
“磨憨快件中心目前有3條自動分揀線,日最高處理能力達1萬件,快件通過陸路運輸靈活方便,物流成本相較于航空運輸降低50%以上,時效比海運快6天以上。今年我們還新增了出口緬甸的快件專線,不斷滿足跨境消費市場需求。”西雙版納紅星東紅貿易有限公司快件場所負責人宋超介紹。
為更好服務跨境快件業務持續增長,昆明海關所屬勐臘海關聚焦快件業務“小、快、靈”特點,創新實施多項便利化舉措,部署X光機、CT機,運用智能審圖等技術,對中高風險快件精準監管,對低風險快件實行“自動驗放”,推行“預約通關+匯總征稅”模式,企業可提前申報并電子繳稅,降低綜合成本,提高通關效率。
隨著中老鐵路與昆曼公路協同效應的不斷釋放,這條陸路快件通道正成為區域經貿合作的重要紐帶,為口岸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周煒、鄭興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