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茶飲從“浙”出發走海外
浙江紹興是“世界綠茶核心產區”,珠茶、眉茶等大宗綠茶遠銷海外。隨著“新中式”茶飲火爆出圈,茶葉與鮮奶、椰汁等原料碰撞出了花樣茶飲經濟,嗅到商機的茶葉企業開始探索加工新品類出口,并以此來開拓海外新市場。
近日,紹興嵊州市厚土茶業有限公司約5噸的袋泡調味茶起運發往沙特阿拉伯,該批袋泡調味茶分別有生姜、薄荷、菊花、檸檬等多種成分。“我們以前主要出口大宗綠茶,在了解到我們要出口新產品以后,海關立即上門,為我們講解相關的國外法規,并提供技術指導,幫助我們提升產品的質量。”厚土茶業經理袁均洋表示。
隨著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增加,催生出不少新的茶葉出口企業以及各類“新中式”茶飲。“龍井香”“抹茶拿鐵”不僅在國內高歌猛進,而且揚帆出海,香飄海外。
前不久,浙江春水堂茶業有限公司兩批蕎麥龍井調味茶分別出口中國香港和英國。“在我們準備出口期間,當地海關給我們提供了不少幫助,從原料溯源到包裝規范全程指導,幫助我們快速補足短板,順利搶占先機。”公司總經理吳燕表示,目前產品市場反響良好。
從沖泡到即飲,從杯裝到條裝,浙江茶飲正通過創新搶占海外市場。在蘭芳園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的全自動無菌灌裝線上,一瓶接一瓶的凍檸茶和果汁茶從智能流水線魚貫而出。在海關檢驗下,這批夏日飲品即將開啟跨越重洋的清涼之旅。“我們創新打造了凍檸茶和果汁茶系列產品,憑借特色夏日飲品的獨特風味,已成功打開歐美及東南亞市場。”蘭芳園海外事業部運營專員朱悅敏說,“今年1-7月,我們的夏日飲品出口超2000萬元,同比增長42.1%。”
為滿足茶葉企業新產品開拓新市場的需求,杭州海關依托企業聯絡員和外貿共享客廳,動態對接茶葉企業開拓新產品出口的發展需求,提前為企業梳理、講解主要目的市場的準入標準;指導茶企從原料品控、生產加工、自檢自控、產品追溯等環節,針對性開展技術改造;量身訂制“一對一”全程跟蹤通關保障,從申報受理、現場查檢到放行出證,做到無縫銜接、快速響應,全方位護航浙茶高值化、多元化發展之路。
據統計,今年1-7月,杭州海關轄區監管出口茶葉及其制品約9萬噸、貨值約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約15%和20%。(毛劍錚、萬東光、林昕怡、林煒杰/文)
